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安仁元宵米塑

    信息发布者:何宝珠
    2017-03-12 23:58:15   转载

    安仁元宵米塑

           安仁元宵米塑是湖南安仁人民用来庆祝节日或喜事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做元宵米塑,俗称“琢鸡婆糕”,是千百年来,安仁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习俗。2012年,元宵米塑被列为湖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米塑历史渊源久远。一是相传远古时期,安仁的祖辈们为纪念始祖炎帝神农发明农耕文明的圣德,在元宵节始发兴起;二是据《安仁县志》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俗称‘正月半’,是日,家家兴吃元宵,用米粉‘琢鸡婆’(将米粉特殊加工后,塑成各式各样的禽兽)供‘三宝老爷’,以祈六畜兴旺。”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由单一用来祭祀,变成用来市场交易,相亲、馈送亲朋好友,孩子娱乐,饮食的佳品。

         “元宵米塑”具有取材范围广、涵盖面宽,全民性、实用性、娱乐性、艺术性浑为一体,造型七分塑、三分彩的基本特征。做工工艺大众化,所用器具和原材料简单,各家各户都有,主要为优质晚稻籼米、糯米,食品颜料,石磨(现在改为机器粉碎),工作台、团箕、米筛、筷子、刀、剪、碗、锅、蒸笼等。

    制作流程细而不繁:一是挑选上等晚稻籼米和一定比例糯米;二是将米碾成粉末再过筛;三是将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制成粉坯;四是将粉团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状;五是上色,又叫“画龙点睛”;六是用蒸笼或鼎锅蒸熟即成。可即时吃,冷却后加热,可蒸可油炸可火烤,味道好吃了,既可饱口福又可饱眼福。

        元宵米塑历经沧桑岁月,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身具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学价值等。对挖掘和研究传统工艺美术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的参考价值。它孕育了安仁一代代艺术家,其中著名动物雕塑艺术家周轻鼎与国际陶艺大师周国桢、著名画家东方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的艺术起步都源于少时与其父母亲学琢鸡婆糕,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为节日增添了喜庆。

    元宵米塑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情感。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至善至美艺术的追求。不愧是安仁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